一、水庫大壩的生態環保功能不可替代
由于受到極端環保的誤導宣傳影響,社會輿論總是認為河流最好是自由流淌,“水庫大壩的建設將破壞自然生態”,但是,我們卻不能不承認,人類文明確實與純自然的生態存在著某種矛盾。很多在純自然狀態下的正常自然現象,對人類文明來說可能是巨大的災難。
例如,地震等地質災害。在純自然狀態下正是這些地質環境的不斷變遷造就出來了一個千姿百態、色彩斑斕的大千世界。但是,對于人類居住區來說,任何一次地震、坡滑、泥石流都可能是毀滅性的災害。在自然狀態下,河流淤積、洪水泛濫甚至河流的改道都是自然界發展進化的機遇,但是,自有人類存在的幾千年來河流的每一次自然的變遷,帶給人類的都是難以想象的巨大災難。所以,幾千年來人類文明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控制自然改造自然爭取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歷史。
對于河流來說,筑堤建壩一直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進入現代社會以來,由于人口的增長和生活用水量的大幅度增加,天然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均,已經成為人類文明發展最主要矛盾。過去以洪澇災害為主要威脅的農耕社會,已經向洪澇與干旱交替出現,近年來由水資源短缺造成的干旱正在成為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的主要矛盾。從2006年起,聯合國每三年發布一次的《世界水資源報告》幾乎都要強調“世界的水資源本來是夠用的,只不過由于設施不足、管理不善”而造成了水資源的危機。也就是說,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均,已經成為人類水資源問題的最主要矛盾之一。而目前我們人類解決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矛盾的手段,除了建設水庫大壩(調蓄水資源)之外,還沒有別的辦法。
與水庫大壩破壞生態環境的社會輿論完全相反,當前全世界的現實幾乎都是,水資源開發程度越高的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越發達,生態環境越好。
上圖1是聯合國有關機構的一個調查結論。人類發展指數(一個包括GDP和教育、醫療等方面的綜合評價指標)為一介于0和1之間的數,數值越接近于1表示人類發展水平越高。根據對全球50余個國家2007年的人類發展與大壩水庫發展數據計算結果顯示:HDI大于0.9的國家,人均庫容為3184立方米,HDI介于0.7~0.8的國家,人均庫容量541,HDI介于0.5~0.6的國家,人均庫容量僅為125??梢?,儲水蓄水能力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之密切。
美國的國土面積和水資源總量,都與我國相似。目前中國雖然水壩數量名義上比美國還多,但是水庫總庫容僅為美國的一半﹐如果以人均水庫蓄水量來比較﹐中美的差距在十倍以上。由于缺乏水庫的調蓄能力,我國一方面洪澇災害頻發﹐另一方面又是干旱嚴重。從本質上說﹐這些都是由于可控制的水資源總量不足造成的。相比之下,美國的綠水青山,自然災害少,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他們的庫容大,可以吸納更多的洪水,抵御更大的干旱。
我國生態環境上的巨大差距,恰恰體現在水庫的蓄水能力上。例如:美國胡佛水壩基本上不泄洪。我國三峽每年都要泄洪多次。泄洪的根本原因就是水庫庫容不夠,不泄的話,洪水很可能會形成災害。水庫庫容大了之后,洪水就是資源、是財富。但如果水庫庫容不夠,洪水就是危險,是災害。另一方面也只有水庫的庫容大了,抗旱的能力才會增強。因為沒有了泄洪的威脅,美國的密西西比河可以建29級閘壩,水資源可以得到自如的利用。我國的長江在洪水期則要疲于奔命的要把洪水排到海里去,哪里還敢建什么閘壩?旱季里則經常為了保證基本的航運,在明知道水庫里水資源已經十分的張的情況下,還是不得不放水。這樣勢必會更加劇水庫水資源的緊張程度??梢?,水庫的蓄水能力對減災有事半功倍的放大作用??傊?,洪水和干旱都是巨大的生態災難,所以,當前我國在生態環境上的巨大差距,恰恰體現在水庫的蓄水能力上。
二、水庫大壩與水電開發密不可分
任何人類文明都是有代價的,水庫大壩的建設也不例外。我國河南的758垮壩事故,是迄今為止世界上造成死亡人數最多、最慘痛的工程災害。但是,幾十年來卻沒有一個國家敢宣布,自己國家將不要水庫大壩。因為,當今的世界,如果沒有水庫大壩,就無法保障人類的基本生存,就更不要說發展了。為此,反水壩的極端環保宣傳,也做了些策略上的調整。他們往往不再是直接宣傳反對水壩建設,而是改為宣傳反對水電開發。因為,一方面水電開發必然與水庫大壩的建設緊密地相連,反對水電開發,就能達到反壩的作用。
另一方面,由于水電開發與水庫大壩建設的完全社會公益性不同,往往都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因而,宣傳反水電,更容易把反壩的行為,貼上反對利益集團牟利的標簽。水庫大壩與水電開發密不可分是必然的。因為大型的水庫在泄水的時候,將產生巨大能量。這種能量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消除,將會對水庫大壩的安全構成巨大的威脅。與此同時,迫于現代社會對于能源的需求,現代的社會幾乎不可能不去利用水庫泄水所產生的這一巨大能量發電。
目前,水電開發往往是一種更科學、更高效的水庫大壩建設方式。從調控水資源、解決水資源時空分布的矛盾方面來看,利用水庫的泄水能量發電,將會使得水庫大壩變得更加安全。從利用泄水發電可以獲取一定的經濟收入來看,通過水電開發所建設的水庫大壩可以拓寬水庫大壩建設投資的渠道,利用市場機制達到服務于社會公益的目的。不僅如此,由于水電開發業主不僅是水庫大壩的直接受益人,而且還是責任主體,所以,他們對水庫大壩安全的維護會更加主動,完善。更有利于水庫大壩的安全運行。
有不少反水電的組織,曾利用河南板橋758垮壩所造成的數萬人的死亡,作為反對水電開發的重要理由。而實際上,如果當年我國河南的板橋水庫,如果真的建有水電站的話,恐怕也就不會發生那次垮壩事故了。因為水電站的管理者,不僅有一定的經濟實力,而且隨時都會對水庫大壩的安全高度關注,及時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所以,水電大壩發生意外的概率比起完全公益性的水利大壩,往往會有大幅度的降低。據統計全世界已經有過成千上萬起的大小垮壩事故。其中90%以上都是沒有水電站的水庫大壩。事實證明:水電開發在某種意義上,將非常有助于水庫和大壩的建設和安全。例如,我國三峽。
三、人類發展遭遇到減排的生態難題
在人類的工業化之前,人們還沒有能力大規模開采煤炭、石油。因此,人類活動對地球碳循環的影響是極其有限的。但當我們學會了開采利用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之后,導致大量的長期缺埋藏在地下的化石能源被開采、燃燒,不斷排放出二氧化碳和其它溫室氣體。使得原來沉積在地下的碳元素,大量地被釋放到空氣中去。這必然會導致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含量急劇升高,帶來強烈的溫室效應,最終可能會產生冰山融化、海水上漲、淹沒大陸、氣候環境變化異常等一系列可怕的后果。過量的溫室氣體排放,已經成為當前人類社會最大的生態難題。
過去200多年間,人類的能源利用經歷了仍薪柴時代到煤炭時代,再到油氣時代的演變,在能源利用總量不斷增長的同時,能源結極也在不斷變化(見圖2)。
圖21800--2000年能源消費的變化
為解決這一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最大難題,世界各國都在積極地努力。然而,由于能源供應對社會發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在具體的減排責任上,各國又都表現出各種矛盾和斗爭。
目前,我們中國已經在這場全球最大的生態矛盾斗爭中成為了主角。來自美國某官方網站的世界各國排放圖顯示,中國的碳排放總量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我們為了緩解國際社會的壓力,曾經強調我國的人口多,人均碳排放不高。但是,非常不幸,最近幾年我們國家的人均碳排放,也已經超過的全球的平均值。還有人提出了,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落后,希望以一種累積碳排放的方式,給發展中國家更多的碳排放權。不過,令人擔心的是,即使按照累積碳排放計算(從1990年算起),我國也已經超越了除美國之外的所有國家,成為世界第二。(見圖3)
圖31990年來主要國家的累積碳排放圖
前幾年,美國的布什總統不承認《京都議定書》,一直是全世界環保人士攻擊的目標,但是,自從奧巴馬上任以來,美國改變了態度也開始強調承擔減排義務,這樣世界各國對排放問題的批評焦點,就自然而然的轉向了中國。最近美國奧巴馬政府宣布將繼續關閉燃煤電廠,預計2012年關閉57座,175座燃煤發電機組,將在2012年至2016年間停止使用。目標是徹底停止美國的煤炭業。美國在減排問題上的積極態度,無疑將會給我們中國造成巨大的壓力。不減排就不能體現我們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的國際形象。
四、開發利用水電是最有效的減排
工業化以來,全球水電的開發應用是減少世界溫室氣體排放的最大功臣。目前一些發達國家的水電資源幾乎開發殆盡,已經進入大規模發展風能、太陽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的階段。國外各種媒體所宣傳的可再生能源,也大都以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為主。但是,事實上由于受到技術水平和能量密度的局限,水電仍然是當前最有效率、最起作用的可再生能源。
在發電領域內,目前全球可以利用的其它所有形式的新型可再生能源量的總和,恐怕還要與水電的減排作用相差一個數量級。這就是世界的現實,而且這種局面在短期內還不可能被改變。目前,我國政府對于減排的投入不能說不大。近年來,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補貼,我國的風能和太陽能發電行業有了長足的發展。我國的風能連續多年以翻番的速度增長,目前的并網裝機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我國的太陽能光伏電池的制造能力已經占據了全球的70%多。然而,盡管我們已經付出的極大努力,但是,我國實際的減排效果卻不盡人意。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因為目前風能和太陽能的發電技術還不算十分成熟,不僅成本過高,而且也還不能提供更大的減排作用。例如,我國作為世界第一的風能發電再加上太陽能的發電量,去年一年的總量也只有500多億度電。但是,我們被偽環保謊言所擱置了近十年的怒江水電開發,每年的發電量將是一千億度電。也就是說,我國每年投入數百億的資金支持的風能、太陽能的開發建設,還遠遠彌補不了我們由于擱置怒江開發,所不得不增加的碳排放量。
縱觀世界上的發達國家,幾乎沒有一個不是優先開發利用了自己的水能資源的。所以,迄今為止盡管我們國家在減排方面的投入全球最大,但是,由于水電開發的滯后,能源結構不合理,我國的減排效果卻非常不佳。即使我們承諾的到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降低40%到45%,和非化石能源的比重達到15%的目標,也只是一個相對的指標。如果,把這目標與國際社會進行比較的話,我們就會發現這個指標,其實非常低。與我們同為發展中國家的印度,曾有專家經開玩笑地說,即使中國2020年達到了單位GDP碳排放降低45%的目標,單位GDP碳排放還是趕不上今天的印度。因為目前我國的能耗水平比印度還要高很多。非化石能源的比重達到15%的目標是有一定的國際比較價值的硬指標,但是,我們還不得不承認這個15%的比重,還達不到很多發達國家今天的水平。事實上,也正是由于我國的水電開發利用程度比較低,所以,我國的能源結構比起其他發達國家還有較大的差距。
圖4歐盟2011年底的電力裝機構成
圖4是歐盟2011年底的電力裝機構成。由圖可見,目前歐盟國家電力裝機的可再生能源比重超過30%,非化石能源超過45%。這個電力裝機的比例,雖然還不能完全等同于能源消費的比重,但是,也非常能說明能源結構的問題。
圖5根據能源技術發展的趨勢對未來的能源需求和結極變化做出的預測。
2004年歐洲聯合研究中心(JRC)根據能源技術發展的趨勢對未來的能源需求和結極變化做出的預測是: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將于2020、2030、2040、2050和2100年將分別達到20%、30%、50%、62%和86%。全球化石能源消耗總量將于2030年出現拐點。國際社會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將達到20%,而我們承諾的目標僅僅是非化石能源的比重達到15%(核能加可再生能源)。
可見,由于最有效的減排手段水電的開發滯后,我們與國際社會的差距有多大?盡管曾有很多環保人士指責、污蔑我國的水電開發過度、大躍進,但是,事實上我們沒有優先開發利用水電的發展模式,已經對我國和全球的可持續發展構成了威脅。同時也因此遭受著國際社會的各種批評、指責。要知道這種批評和指責,與那些攻擊污蔑我國的水電開發的指責性質截然不同。因為氣候變化的惡果中國不可能獨善其身。
五、我國水電發展的形勢并不能令人樂觀
盡管有著巨大的減排壓力,客觀地說,我們自己對能不能完成15%的國際承諾,也還是非常擔心的。主要是因為我國作用最大的水電的發展還不夠順利。目前水電的發展對我國非化石能源的比重影響最大。例如,2011年由于天旱少雨,我國的水電發電量下降,盡管我國的風電等系能源的增速不減,但卻造成我國的化石能源比重不降反升。
目前,我們十二五水電的開工目標1.6億,基本上是按照實現15%的國際承諾反推出來的。即2020年我國的常規水電裝機要達到3.5億蓄能機組7千萬,才能有希望完成減排的承諾指標。根據水電建設期4到8年的估計,十二五不開工的,到2020年就已經不大可能投產了。今年已經是十二五的第二年了,然而,所規劃開工目標,卻遠遠沒有完成進度。去年被核準的水電只有1260萬,今年的形勢也不樂觀,很有可能兩年也完成不了一年的規劃開工目標。
目前的困難主要是體現在核準難上。我國目前已經批準開展前期工作,但因環評等各種許可而得不到核準的工程有9000多萬千瓦。如不盡快改變水電核準難的局面,恐怕很難完成十二五規劃。也就完不成15%的國際承諾。
然而,水電的核準為什么難呢?我認為根源主要是水電的輿論環境不好,公眾輿論影響了領導和某些政府部門的決策。例如,怒江水電開發國務院不批,是因為我們的輿論工作沒做好,群眾不理解。2008年溫總理批示不同意金沙江水電的時候,特地又把2004年的一次批示抄給發改委。其中就有“認真做好認輿論工作,取得社會的共識”??偫碇甘菊f了幾年了,就是沒人落實,幾年之后在群眾的一片反對聲音中,你又報上來讓總理批。這不是明擺著讓老百姓都去罵批項目的總理嗎?
總理批評了水電之后,環保部馬上就跟風叫停了金沙江的水電。不過,隨后在09年底哥本哈根的國際氣候大會上,總理卻親身感覺到了缺乏水電的中國發展將會遭遇多大的國際阻力。據說,回國之后為了改變水電的困局,2010年總理親自布置了正面宣傳水電,所以,才有了后來的水電局面好轉和一系列政策調整。包括從十一五的“有序開發”到十二五的“積極發展水電”。
很多人認為,現任的領導對水電的支持力度不夠。其實不然,掌握著全面情況的領導怎么會不知道水電開發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只不過,領導告訴過你要“認真做好認輿論工作,取得社會的共識”,你們不理會。領導總不能一天到晚的都為水電去說話吧?再說能夠有效應對社會上的各種質疑的,只有我們了解實際情況的水電人自己。
六、亟需解決輿論環境對水電的制約
當前水電的問題形式上難在移民、環保和生態環境,但是根源卻還是輿論環境。所有這些具體的水電難點,其實都與社會公眾對水電的認識、和認同不夠直接相關。
三峽百萬移民矛盾為什么好解決?因為大家覺得我移民是在為國家作貢獻,為子孫后代造福。有一種榮譽感感,所以,在政策合理的情況下,一般不會特別計較。而現在的輿論宣傳,已經把水電開發,宣傳成了黑心開發商的牟利行為,所以,水電移民當然補償多多益善?再加上有人故意組織、挑撥,移民之間互相攀比,移民的補償永遠都是解不開的難題。
生態環保也是一樣,水電開發本來是最重要的生態環保措施,但卻被輿論宣傳成了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大家可以到全世界看看,不管走到哪里,不都是水電開發程度越高的國家和地區的生態環境越好?尤其是像怒江那樣山高水急的山區,非常不適于農業耕種。幾十萬人在周圍的砍伐開荒、陡坡耕種,水土流失和生態破壞必然會非常嚴重。利用水能發展經濟是怒江的最大資源優勢。水電開發分明是怒江最重要、最可行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但是,偽環保組織通過大量的制造謠言,社會輿論被誤導后卻認為,不開發怒江的理由,恰恰是為了生態環境保護。這不是典型的輿論導向出了問題,又是什么呢?
當前,我們很多水電人都希望新班子能像以前的朱镕基總理一樣,認準了對國家有利的事情,不管社會輿論有多大的阻力,就堅決地干。不過,我覺得這只是我們一廂情愿的期望。決策民主化是社會發展的一種趨勢,新班子產生后也未必就能如我們所愿。最可靠的,還是我們的水電企業自己要舍得投入,要主動的發動輿論攻勢。聯合媒體,為國家積極發展水電的政策創造出良好的輿論環境。
投入經費搞科普宣傳并不是浪費。我們水電企業可以回憶一下,這些年,因為水電被妖魔化所導致工程被叫停,我們損失了多少投資?如果我們事先能拿出幾十分之一,來把輿論工作做好,我們可能就不會遭受各種不白之冤了。要知道為了阻礙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國外的極端環保組織,每年都投入大筆的經費來資助國內代表勢力,制造謠言、誤導公眾。如果我們的企業都不主動回擊,都等著政府出面應對,局面將是十分被動的。
總之,我們水電工作者,都應該有一種自覺的科普和宣傳意識,不管在什么地方看到錯誤的言論,就應該及時地澄清,把真相和科學道理告訴公眾,讓國家少走彎路,讓地球少受傷害,這也是我們水電工作者對社會的一份責任。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水電開發和水庫大壩建設的生態環保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其生態環境影響、改變、損失都僅僅是個別的、局部的,而水庫大壩的防洪、供水,水資源調節等生態效益一般都是全流域的,其水電減排的生態效益,更是全人類的。
(本文為作者2012年10月12日在《水庫大壩與生態環境保護論壇》上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