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國務院印發《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提出今明兩年通過實施重點領域和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形成節能量約1億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2.6億噸的目標。
國家發改委負責人透露,2021至2023年,中國能耗強度累計降低約7.3%,節約化石能源消耗約3.4億噸標準煤、少排放二氧化碳約9億噸。但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全國能耗強度降低仍滯后于時序進度,部分地區節能降碳形勢較為嚴峻。
重點領域和行業是推進節能降碳的關鍵。“當前中國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業仍有超過10%的產能能效低于基準水平”,國家節能中心主任劉瓊說,亟需推動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專家認為,中國重點領域和行業節能降碳增效潛力巨大,能源、工業、建筑等十大領域的節能降碳行動,將完善節能降碳機制,強化能耗、排放、技術等標準牽引,對完成“十四五”節能降碳目標、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義。
《行動方案》錨定這些重點領域。據國家發改委負責人介紹,該方案的重點任務即圍繞能源、工業、建筑、交通、公共機構、用能設備等展開,部署了節能降碳十大行動。
例如:針對重點用能領域、重點工業行業、重要用能設備等節能降碳短板,采取措施提升工藝技術,進行節能降碳改造,并進行用能設備的更新。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專家指出,方案以節能降碳為切入點,通過科技創新和先進技術的應用,結合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建材等行業的前沿技術和裝備,推廣普及鋼鐵行業高爐爐頂煤氣、石化化工行業先進氣化爐、有色金屬行業高效穩定鋁電解和銅锍連續吹煉、建材行業陶瓷干法制粉等先進技術裝備,指明了相關行業的改造升級方向。
具體改造如何展開?專家認為,節能降碳有望與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等前期政策進行有機結合。劉瓊說,該方案將節能降碳改造與擴大有效投資、老舊小區改造、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有機結合,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充分發揮節能降碳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結合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推進“十四五”后兩年節能降碳改造,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專家看來,能夠在節能增效、提高先進產能占比的同時,提升生產效率、拉動投資消費,是實現經濟發展穩中求進、以進促穩的重要舉措。
為保障政策措施落實,《行動方案》還提出了完善節能降碳管理機制的具體要求。明確加大節能監察力度,加快健全省、市、縣三級節能監察體系,加強節能法律法規政策標準監督檢查。計劃到2024年底,中國各地區完成60%以上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監察;到2025年底,實現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監察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