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即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立秋。盡管該節氣多半仍在伏天,人們還將這時的暑熱被戲稱為“秋老虎”,同時就我國大部分地區來說,立秋只是進入名義上的秋天,氣象學以連續5天的日平均氣溫降到22攝氏度以下作為秋季開始,按這個標準,我國很少有地方會在立秋時馬上進入真正的秋季。
但“立秋”即意味著暑氣的消退和涼意的到來,大暑節氣期間的那種熱會逐漸變成午熱與早晚涼爽相伴的情形。悶熱感也將明顯減退,居民制冷用電也將逐漸減少。
此外,就我國而言,秋臺風的威力往往更勝一籌。大風和降水的影響下,南方沿海地區高溫天氣也將受到削弱。
今年以來,尤其是進入傳統迎峰度夏電煤消耗旺季以來,在工業用電表現平平的大背景下,僅靠居民用電的支撐,煤炭整體消耗增量有限,電廠去庫效果不及預期,高庫存支撐下,疊加長協煤的穩定供應和進口煤的補充,市場需求持續低迷,港口動力煤價格遲遲不見預期中的明顯反彈上漲。
進入8月以來,受“熱穹頂”效應的影響,南方大部正在經歷一輪高溫“持久戰”。江蘇、浙江、上海、安徽、江西等地部分地區氣溫紛紛突破40℃,浙江、江蘇、上海等地局地日最高氣溫突破當地歷史極值。城市中,杭州自8月2日以來已經連續4天最高氣溫超過40℃。同時部分地區日高溫時長甚至超過10小時,幾乎是全天高溫都在線。
受此影響,電廠日耗進一步攀升,庫存去化有所加快,但存煤可用天數仍然維持在安全范圍之上。市場詢貨需求未見增加,成交更是寥寥,終端繼續以剛需拉運為主,煤價缺乏支撐,穩中偏弱運行。
中國煤炭資源網(sxcoal.com)數據顯示,8月份以來,沿海六大電廠日均日耗為94萬噸,較7月份增加4萬噸左右,且明顯高于前兩年同期。截止8月5日,已升至94.86萬噸,而且短期內大概率將保持這一趨勢。
庫存方面,在7月份減量的基礎上,進一步減少。截止8月5日已降至1378.5萬噸,較7月底減少11.6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47.7萬噸,減量還是比較明顯的。
隨著庫存的進一步去化,存煤可用天數也在持續減少。截止8月5日為14.5天,較7月底減少0.5天,較去年同期減少1.8天。但不可忽視的是,仍然在安全范圍之上。
從氣象預測來看,盡管本周南方大部高溫還將持續,但高溫強度將呈現下降趨勢。8月10日開始,隨著副高強度的減弱,南方地區本輪高溫將有所減弱。之后,可能會出現“三臺風共舞”,且隨著節氣的轉換,預計后期的高溫再創新高的可能性不大。
很明顯,即便是近期存在一定極端性的高溫也未能給港口動力煤市場帶來明顯的利好支撐,更何況是立秋過后。如果高溫范圍和強度明顯收窄,今年迎峰度夏旺季預期或將徹底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