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日訊[3715期]2024-07-26
-
2024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揭曉:國家電網位居榜首
2024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正式發布。今年500家上榜的中國公司在2023年的總營業收入達到14.6萬億美元,和上年上榜公司相比,下降約3%;凈利潤達到7,064億美元,較上年下降約1.5%。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以5,459億美元的營收位居榜首,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分列榜單第二位和第三位,位列第四位的是中國建筑集團。中國工商銀行位列第五,排名較去年上升1位。
-
廣東成為全國首個用電負荷超1.5億千瓦的省份
據南方電網公眾號獲悉,7月24日16時50分,南方電網供電服務的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海南五省區用電負荷年內第二次創歷史新高,達2.43億千瓦。其中,廣東作為全國用電規模最大的省份,年內第四次創歷史新高,成為全國首個用電負荷超1.5億千瓦的省份。
-
深圳用電負荷首次突破2300萬千瓦
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發布數據顯示,7月25日13時35分,深圳電網用電負荷達2313.4萬千瓦,歷史首次突破2300萬千瓦,也是連續第四年突破2000萬千瓦,較去年最高負荷增長4.8%。今年以來,深圳市經濟發展持續穩健向好,尤其是進入7月份,疊加暴雨、高溫等極端天氣偏多,電網負荷和全市用電量持續快速攀升。7月以來,除周六日外,工作日深圳最高負荷均保持在2000萬千瓦以上。
-
內蒙古原煤產量已連續4個月保持在億噸以上
上半年,內蒙古主要能源產品生產繼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原煤產量、發電量位居全國第一,其他多項規模以上能源工業指標也位居全國前列,能源供應保障能力持續提升。從原煤產量看,上半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原煤產量6.3億噸(同比增長3.8%),位居全國第一。其中,6月份全區原煤產量1.1億噸,原煤產量已連續4個月保持在億噸以上。
-
察哈素煤礦年增 800 萬噸產能
7 月 23 日,經內蒙古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審核批準,鄂爾多斯市東勝煤田察哈素煤礦獲新立采礦許可證。按照自治區關于察哈素井田“兩井兩證”方案要求,分立后的察哈素井田完成探轉采工作。該礦開工生產后,將年均釋放優質產能 800 萬噸。
-
中國海油在南海北部灣盆地探獲千方井
7月23日,中國海油宣布在南海北部灣盆地探獲千方井。據了解,烏石16-5構造位于南海北部灣海域烏石凹陷,平均水深約25米。中國海油總地質師徐長貴表示,中國海油經過多年持續攻關,技術創新不斷突破,有力推動烏石油田周邊滾動勘探。首口測試千方井展示了北部灣烏石凹陷成熟區滾動勘探開發的巨大潛力,對中國海上油區的滾動擴邊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
國際油價7月25日 上漲
國際油價7月25日上漲。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9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69美分,收于每桶78.28美元,漲幅為0.89%;9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66美分,收于每桶82.37美元,漲幅為0.81%。
-
《中國氫能發展報告(2023)》出爐
7月25日,在中國氫能聯盟2024氫能專精特新創業大賽決賽暨氫能專精特新產業大會上,國家能源局科技司發布了《中國氫能發展報告(2023)》?!栋l展報告》聚焦國內外技術和產業發展,系統梳理了2023年氫能產業發展現狀,并對我國2024年氫能產業發展進行了展望?!栋l展報告》由國家能源局科技司會同北京國氫中聯氫能科技研究院聯合行業相關機構和專家共同編制。
-
能源化工產業鏈碳足跡聯盟在京成立
7月24日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能源化工產業鏈碳足跡聯盟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這是我國能源化工領域首個聚焦于碳足跡的聯盟,由中國石化聯合中國石油、中國海油、國家管網、國家能源集團、中國中化、萬華化學、浙江石化等8家企業共同發起,將推動我國能源化工產業鏈碳足跡精準化核算與應用,推進國際合作與互認,到2027年,初步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推動形成約20個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助力行業碳減排。